创新,我们在途中——记张家港校区、苏州理工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

作者:刘扬2016/08/31 12:00

近期,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苏州理工学院学子在多项全国科技创新竞赛中一口气拿下多项大奖:第六届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应用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三等奖;第五届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全国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华东赛区)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优胜奖3项;第十届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三等奖。这些沉甸甸的荣誉,不仅记录着一位位年轻学子求学钻研的故事,也印证着张家港校区、苏州理工学院深化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成绩。

兴趣引导,催生创新不竭动力

来自2013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柳浩参加“恩智浦”杯智能车华东赛区比赛,获得电磁组第二名的好成绩。柳浩制作的智能循迹车,是利用车载感应器接收赛道上的电磁信号,然后车载感应器对电磁信号进行整流、放大、运算,从而控制车辆前进或转向。

今年是柳浩第二次参加比赛,也是他首次指导低年级学弟参赛,更是他大学时期的最后一次参赛。暑假的比赛结束后,进入大四的柳浩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考研中,参加智能车竞赛只能交给低年级的学弟学妹们了。

谈起智能车的结构原理,柳浩显然是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的讲解起传感器、电感、电容、驱动电机等,就像是一位在讲台上洒脱自如的老师一般。“我觉得挺充实的,从二年级的时候接触智能循迹车,当初只是觉得像四驱车这样的玩具一样,但真正的钻研进去之后,却是一片很广阔的天地。小小一台车,承载了很多很多梦想啊”柳浩若有所思的说。“智能车比赛是我们学校每年都参加的传统项目,学院成立了专门的智能车实验室,形成了选新、考核、参赛的完整体系。设计制作智能车是一项很复杂、很考验耐心的工作,能够最终坚持下来的同学,都是对智能车有浓厚兴趣的”。“我参加了两次智能车全国大赛,与一些高水平的车比赛,才发现我们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软件优化、赛场适应等。可惜这些自己以后可能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完善了,交给下一级的同学们吧……”

虽然智能车比赛早已结束,但柳浩的话里,仍然充满着对智能车的不舍和留恋。或许正是这种全身心的投入,才会让大学充满着魅力。同样的,来自船舶模型制作小组的李惠川同学,也在用自己的勤奋,诠释着属于他自己的大学时光。

来自2014级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学生李惠川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中复制的“远望4号”获得了名船名舰外观模型仿真制作类一等奖。舰船模型仿真制作,听起来似乎很简单,其实里面大有学问。“舰船模型仿真制作,实际上是一种逆向仿制。制作者要根据一张船舶的照片,通过应用船舶知识,逆向推断出该船船体的型线结构、构件比例等。制作这艘远望4号的模型总共花了我们2个多月的时间,要进行很多的计算、绘制、建模工作”李惠川介绍说。“我们舰船模型仿真工作室虽然成立的时间不长,但大家却都是凭着求知和精益求精的热情,一丝不苟的完成每一艘船模型的测绘和制作。这次能够在全国大赛上获奖,我们是在模型制作精细度上胜出一筹,这也再次证明了模型制作全身心投入的重要性”。

船建学院指导教师高慧说,“我们鼓励同学们参与这些创新实践,不仅是为了教学的需要,更是因为同学们有着浓厚的兴趣。正是兴趣的动力,才让他们主动的克服困难,寻求真知”。他说,“类似舰船模型仿真制作这样的创新小组,虽然学院还不能面面俱到的为他们提供场地和设备,但老师们还是会对他们投入尽可能多的指导,毕竟他们的这种热情是鼓舞人心的”。

承前启后,接力创新宝贵经验

来自2014级船海专业的周强,是“新型两栖双体气垫登陆艇”项目的参与人,他们的项目在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他们研究改良的分体式两栖气垫船,不仅保留了气垫船水陆两栖的特性,也通过采用双体结构、喷水推进有效解决了气垫船在水面航行稳定性差、能耗高的问题。据了解,分体气垫船项目开始立项是在两年前,项目实施以来曾多次荣获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奖项。周强做为这艘气垫船项目的参与人,今年他们对第二代气垫船进行了全新的改进和优化,增大了船体,添置了球鼻艏、气垫升降装置,增加了风扇推力系统,使整船的效能获得了新的提升。

周强说,自己很荣幸能参与到这一项目中,该项目是由2013级船舶海洋专业的学长李子强立项的,项目进行到今天,已有众多与他一样低年级学弟参与进来,使他们感受到科技创新的魅力。自己在经历过的一年多来,学长亲自带领他们分析数据、调试电路板、制作模型,正是在学长们的带领下,自己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才能有新的认知,才能应用到实践中去。周强说,学院为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科技创新,采取了很多有益的措施。比如,开设“香樟树众创空间”,为在校学生的科技创新团队提供学习及科研的场所和设备;采取高年级带低年级学生参加创新竞赛的方式,使科研经验能够不断传承;以全国性科技创新竞赛为目标,通过前期选拔立项、中期答辩检查,最终选送优秀科研成果参加全国性竞赛。这些举措,能够有效的激发起学生们参与科研创新的积极性,也能够不断提升同学们的科研创新水平。

除了周强,在校园里还有更多的同学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在创造着、鼓舞着、带动着其他人。2013级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学生邵谦,他的“新型两栖极地科考船”创新项目,在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中获得创意类特等奖。“新型两栖极地科考船”采用首尾螺旋滚筒推进,不仅能适应水面、陆地、沼泽、冰面等复杂地貌,也能破除水面小型浮冰。

据邵谦介绍说,自己的创新项目在比赛中受到专家评委们的一致关注,感到倍受鼓舞,这也激励了自己带领项目成员们钻研下去的决心。虽然自己已经进入四年级,面临考验的压力能挤出来的时间并不多,但身边有这么多低年级的同学们加入,还是感到既欣喜又担忧,欣喜的是自己的创意能够继续发展下去、成熟下去,担忧的是自己的项目能不能经受住时间的检验,能不能真正的走向实用化。邵谦说,“无论怎样,创新竞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目标,我们都会向着这个目标去努力,争取取得更大的成果”。

搭台建瓴,构建创新服务体系

2014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王俊杰的“基于Zigbee的故障预警与智能节电系统”项目,获得了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应用设计大赛总决赛一等奖。该系统主要应用于电力设备的电能使用效率监控,并能够实时反馈到控制中心。该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有利于节能,能够应用于220V的各类电器中,系统无论是设计理念,还是实际应用效果,都保持了高水平。

据王俊杰介绍说,这次能拿下全国大赛的一等奖,惊喜之余也感到收获的欣慰。他说,能够在“高手云集”的全国大赛中夺魁,自己总结起来,应该是与立项早、老师指导到位、项目准备充分等离不开的。去年9月份,校区、苏理工“工业控制与物联网创新实践基地”开设科技创新项目,在老师们的指导下,14级电气专业的王俊杰团队参加了项目答辩并成功立项,经过一学年的时间,王俊杰和队友们一直钻研到这一项目中,成功解决了对多个设备远程单独监控、动态无功补偿、智能控制受控设备等多项难题,并经历了实际使用验证,使实验作品在实用性上不断完善。

王俊杰说,能够完成这样独立的科研项目,对自己是全新的挑战。幸亏是有老师们的指导和完整的实验设备平台,自己才能少走弯路,才能有这样的收获。

据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师田会峰说,像王俊杰这样的创新队伍在学院还有很多。目前,“工业控制与物联网创新实践基地”这一平台下设了自动化协会、西门子校园学习中心、智能系统研究室三个分支机构,这三个机构分别对应物联网单片机研究、智能制造研究、专利申请和论文撰写三个方面,都是由专门教师指导的学生组织,校区、苏理工教务处每年投入专项经费加强建设,并定期组织科研创新项目申报、中期检查、参加全国性大型竞赛等。现在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已经能够涵盖电气、软件、机械、材料等多学科,百余名学生常驻于实验室,形成了“实验设备完善、科研创新项目健全、学生团队接力传承”的良好局面。

据张家港校区、苏州理工学院教务处处长王勇表示,校区、苏理工对大学生创新工作投入了高度关注。在2014年,校区、苏理工就出台了启动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立项建设的有关规定,建成了船舶与工程结构、力学、机电一体化、工业控制与物联网等6个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各创新基地又下设实验室,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提供条件。目前,校区、苏理工科创平台建设已经形成了“以兴趣为导向,以科技竞赛为动力,以项目为目标”的激励体系,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加入到创新队伍中来。同时,校区、苏理工也进一步加强了实验室建设力度,不仅建成了“香樟树众创空间”、“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平台吸纳学生创新小组,也继续加大了对实验室软硬件设施建设的投入。除此之外,学校将来还会加大对优秀科研成果投产能力的建设,形成完备的“教学-科研-产出”新体系。


“新型两栖极地科考船”模型

“远望4号”仿真模型

“新型两栖双体气垫登陆艇”模型

基于zigbee的故障预警与智能节电系统




版权所有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  苏ICP备19067736号-1
地址:江苏省张家港市长兴中路8号 邮编:215600